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偃师法院:讲好“开学第一课”,敲响“法治上课铃”

发布时间:2025-09-23 18:48:39



    金秋开学季,普法正当时。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偃师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敲响“法治上课铃”,在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讲堂,为学子送上特别的法治“守护礼”。

    点亮青春“安全灯”

    “同学们,手机里陌生短信的链接能不能点?”偃师法院城关法庭干警曹淑月和李雁冰一同前往城关镇新城小学,围绕当前社会热点,结合青少年成长阶段中突出、高发问题,通过对“小案例”的剖析,生动讲解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刷单返利等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让学生领悟筑牢法律红线的“大道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法治观念,远离上当受骗,争做新时代阳光好少年,健康成长。

    筑牢成长“防护盾”

    在中成外国语学校,法治副校长曹亦凡以“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通过法治小故事、情景模拟、对话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从校园欺凌的方式和危害、常见的校园犯罪形式、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和遇到校园欺凌等危险事件时该如何处理等方面,将法律知识融入学生日常。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法治的种子,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教导同学们涵养道德情操、提升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滋润少年“法治花”

    “大家觉得给同学起绰号算不算欺凌?”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王鑫杰前往首阳山一中,用具体问题引发师生思考,随后明确界定学生欺凌的概念,引导师生正确区分“欺凌”和“小打小闹”的区别,也打破学生们对“小打小闹不算事”的认知误区。课堂中,同时梳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从肢体上的殴打、欺负到语言上的嘲笑、恐吓,再到网络上的恶意P图、孤立排挤,让学生清晰识别各类欺凌行为。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其危害,同时,就电信诈骗进行了讲解。

    “开学第一课”通过法治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爱国爱校、遵纪守法的“种子”,下一步,偃师法院将依托“法治副校长”为载体,多渠道、多维度、多形式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们在法治的蓝天下茁壮成长。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