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偃法说法】天降扶贫款?快醒醒!莫为小利沦为电诈洗钱“工具人”!

发布时间:2025-08-21 08:51:43


    “扶贫补贴”从天而降?

    只需下载一款软件,

    就能在线领取“补助”,

    你心动了吗?

    快醒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

    千万别为了蝇头小利,

    落入“洗钱”圈套,

    最终涉嫌违法犯罪追悔莫及!

    案例回顾

    近日,偃师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告人郭某为牟利,明知系违法犯罪资金,仍按他人指示协助诈骗团伙转移赃款,通过取现、转存方式将其银行卡接收的涉案资金转移,被依法判处刑罚,违法所得亦被追缴。该案揭开了诈骗分子利用社会热点政策伪装的新型犯罪链条面纱,也再次为公众敲响法律警钟。

    2024年9月,郭某收到一封声称可发放扶贫专款的邮件,称仅需下载“圆梦2024”软件并在客服指导下完成操作即可。对方以“高额扶贫款”为诱饵,诱使郭某提供银行卡并协助转账。郭某的三张银行卡前后共接收涉案违法资金28.6万余元。在明知资金性质的情况下,郭某仍按对方要求将27.6万余元取现并转入对方指定账户,随后立即撕毁汇款凭证。郭某在此过程中仅获利430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郭某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是违法犯罪资金,仍按他人指示提供其多张银行卡,并将接收的资金通过取现转存的方式予以转移,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对郭某判处刑罚,并处罚金,追缴其违法所得。

    政策伪装 精心设局

    犯罪团伙深谙公众心理,盗用“扶贫补贴”等国家政策名义,将非法洗钱伪装成“政府补贴申领”,投放“小恩小惠”的诱饵——只需简单下载软件、提供银行卡、协助转账,就能轻松获得数百元“补贴”。

    令人痛心的是,不少当事人正是被这唾手可得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抱着“不赚白不赚”、“操作简单没风险”的侥幸心理,主动跳入了骗子设好的圈套。为了眼前微不足道的好处,就轻易交出了个人金融信息,配合进行资金转移操作。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对“小利”的追逐,瓦解了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将其拖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法官提醒

    法官在此提醒大家,对微信群、短视频等平台散播的“政策补贴”“公益项目”等信息保持清醒,切勿轻信所谓“轻松赚钱”的捷径,尤其警惕要求下载陌生APP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操作。切勿出租、出借、出售个人手机卡、银行卡、微信或支付宝账号,更不要协助他人进行不明资金转账。即使未直接实施诈骗,此类行为也构成犯罪帮凶。一旦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无论参与者是否获利,均可能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罪名承担刑事责任。

    请广大群众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及账户安全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资金流转“兼职”,遇可疑网络信息或转账要求,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自身财产安全,筑牢全民反诈的坚固防线!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