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事关经济发展大局
事关法治化营商环境
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9日下午,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建设工程案件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铁军主持。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可宝,民事审判庭庭长马俊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河南法治报、洛阳日报、偃师融媒等新闻媒体应邀参会。
介绍涉建设工程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工作举措
近年来,偃师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稳妥、有效化解建设工程领域矛盾纠纷,为促进全区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
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审理建设工程合同案件过程中,着重理清管理性规范和效力性规范的边界,准确认定合同效力,既依法制裁违法行为,又依法维护合同效力,充分发挥合同机制和诚信原则在市场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
提升裁判能力,因案施策精准化解。强化对建工领域纠纷的审判实务培训,围绕最新司法解释、政策规定,上级法院指导意见等,在学习交流中优化办案思维。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吃透案情,摸清诉求,把脉会诊,对症下药,提升案件质效。
三
审慎适用财产保全措施,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保全合法性与必要性兼顾的审查原则,在实现保全目的的前提下,灵活选择保全方式和保全财产的类型,优先选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小的财产进行保全。因保全导致企业难以经营的,通过引导企业提供有效担保、组织双方当事人及时沟通调解等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取得互信,钝化双方矛盾,及时解除保全措施。通过保全措施的审慎选择,努力实现保障债权人合法利益和建筑企业正常经营的有机统一。
答记者问环节
随后,媒体记者就挂靠施工合同效力认定,转包、违法分包、借用资质等情形下的管理费认定,委托鉴定注意事项,工程价款计价标准及结算方式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马俊峰逐一解答媒体记者提问。
下一步,偃师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线,在审理机制建设、司法鉴定、纠纷源头多元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地将审判工作融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聚焦建筑领域司法需求,积极、稳妥、高效处理建工领域纠纷,为促进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全区法治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