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法官,东窑村今天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双方情绪激动、差点打架,我们暂时制止住了过激行为,但需要法庭协助开展调解工作。”2023年5月26日晚上,洛阳市公安局偃师分局佛光派出所所长张要克给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法院缑氏法庭庭长高亚飞打来电话。“好,那我们就启动庭所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争取化解矛盾纠纷。”高亚飞回复道。电话中,张要克向高亚飞详细介绍了案件情况。
基本案情
洛阳市偃师区府店镇东窑村第四组村民李某家的老坟位于该村居民区通往该村第五、第六两个村民组近百亩责任田的必经之路下方,该条道路为山间小路,仅有一米多宽,农业机械无法通过。之前,两组的村民均是步行上山手工割麦,然后用架子车拉到山下家中。今年,两组的村民准备聘请收割机上山割麦,因此需要将小路扩宽。扩宽道路时,李某出来阻拦,称道路扩宽后如果通行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可能会把老坟压塌,而且,从老坟上方过人过车,对自己家的风水也不好。双方因此发生纠纷,互不相让。
了解案情后,考虑到目前已经临近麦收时节,如果此事解决不了,两个村民组50余户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的庄稼可能就耽误了,高亚飞当即决定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马上开展调解工作。再次电话联系后,高亚飞与张要克一致决定立即启动庭所联动工作机制,进村调解,现场办案。
5月27日上午一大早,高亚飞就驱车赶到佛光派出所。再次沟通案情并制定调解方案后,高亚飞与派出所负责民警魏智权赶到东窑村。在东窑村村干部的带领下,高亚飞、魏智权,第五、第六两个村民组的组长以及李某一起冒着小雨徒步上山,走到坟地现场进行了勘查。
现场勘查后,大家回到东窑村村委会,缑氏法庭在东窑村村委会设立有“枫桥服务站”,在东窑村“枫桥服务站”,高亚飞与魏智权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释法说理,背靠背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就今年麦收、小路扩宽、老坟迁移等问题达成一揽子调解协议。
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已是中午一点半,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但看到事情得以解决,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近年来,缑氏法庭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庭所联动”工作机制,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目前,缑氏法庭已在法庭驻地的缑氏镇派出所设立“驻所调解室”,在法庭辖区非法庭驻地的府店镇派出所、佛光派出所设立“枫桥服务站”,就涉民商事纠纷类警情以及涉民事赔偿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合力开展调解工作,前端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缑氏法庭将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着力完善“庭所联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力加强诉源治理,为平安偃师、法治偃师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