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法官札记

【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用心办案,为民解忧—记偃师法院首阳山法庭庭长肖新生

发布时间:2021-05-29 09:17:08


法官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体面职业,

不仅仅是身披法袍敲响法槌的居中裁判者,

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威信与荣耀,

法官更是法律的守护神与捍卫者,

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与化身,

是维护社会道德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

肖新生,男,1974年10月出生, 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偃师区人民法院首阳山法庭庭长、员额法官。2005年10月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偃师法院工作。进入法院工作以来, 他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坚守在法庭,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连年来多次被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62件,调撤率达到76.03%以上,受到辖区群众的好评。

一心为民,把满腔热忱奉献给群众

肖新生同志热爱审判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宗旨,清正廉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中,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满腔热情地审判好每一起案件。在法庭工作多年来,他审理过案件上千,无论是涉及家庭琐事的离婚案件,还是标的额大、案情复杂的疑难案件,他的心里总是装着群众的困难,总会把解决群众的疾苦放在审判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他承办的一起父亲起诉儿子附条件赠与汽车纠纷案件,儿子接受并占有了汽车但拒绝偿还父亲购车借款,父亲无奈只好求助于法律。但由于父亲法律意识淡薄,赠与汽车时没有办理必要的书面手续,案件审理时陷入了对父亲不利的境地。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从父亲的悲情中,从儿子恍惚的眼神中读出了事实真相。为了达到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还父亲一个公道,他牺牲休息时间,深入村庄调查取证,并多次登门调解。最终在事实和法律面前,在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下,儿子终于承认了错误,表示对不起父亲,及时偿还了购车借款,一家人又和好如初。

勇挑重担,把无限忠诚奉献给法律

肖新生同志积极勤奋,精益求精,工作中特别注重法学理论与审判实践的结合,以善于审理复杂疑难案件而著称,且审结的案件,质量过硬。近年来,在各种复杂疑难案件面前,他总是能够主动勇挑重担,如某种植合作社与农户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因租金的增加和支付时间问题,双方产生纠纷,诉讼至法院的就有30多户。诉讼前,大多农户情绪激动,矛盾十分尖锐。肖新生同志承办该案件后,牺牲休息时间,深入纠纷现场,一边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一边深入调查取证。凭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娴熟的审判技能,凭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和感染当事人,坚持辩法析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30多件租赁合同纠纷迎刃而解,当事人双方均表示满意。另外,他还圆满审结过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群体性案件百余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法官对法律的无限忠诚,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爱岗敬业,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审判事业

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精于学习是肖新生同志的又一个特点。他在法庭养成了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的习惯,他深知要想在审判事业上有所作为,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只靠忠诚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审判实践中,每遇到一个典型疑难案件,他总会用心查找法律法规,研习相关法学著作,做到法理不明不审,法规不明不判,经过多年来的锤打磨炼,他的审判理论更加丰富,审判技能更加娴熟。在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他出色的工作,更是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勤俭节约、廉洁自律”是肖新生同志的座右铭。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始终做到勤政廉洁、淡泊名利,始终做到在思想上自省、在形象上自立、在纪律上自警、在工作上自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