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道路常常漫长而艰辛,但却是实现正义,彰显法律权威,回应群众期待的道路。4月8日上午,偃师法院顺利执结一起长达八年的“骨头”案。执着的坚守,为的就是让正义不缺席,公正不缺位。
案情回顾:
王某(男)与李某(女)结婚20多年,在婚姻存续期间经常为琐事发生矛盾,王某遂诉至偃师法院,请求离婚。虽经法院诉前调解,但二人的感情依然未出现好转。2013年,经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决准许二人离婚,王某支付李某补偿款及共同存款共计11.7万余元,家里的诸多电器、摩托车、面包车归李某所有。判决生效后,王某未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李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经线上线下查询,被执行人王某名下基本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王某一直以消极的态度面对法院的执行,对法院即将下达的拘留决定书,王某也只是说一句:“我可以一年支付1万元,再多的话就算打死我,我也拿不出来”。面对王某的现实经济状况,执行干警在王某保证每年支付1万元执行款后,对该案持续跟进。
2021年,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再次升级,李某不断以哭闹等方式要求王某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执行干警多次与双方进行线上、线下沟通,同时对被执行人从法律、家庭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疏导。终于,该案在4月初的一次“促膝长谈”中出现了转机。承办人赵国钧法官,冒雨带领执行干警对双方进行释法析理,双方最终消除了多年的怨气,被执行人多方筹款一次性结清了余款。
该案虽然执行经年累月,但是双方当事人都较为满意。申请人感动于法院执行干警多年来对该案的执着和坚守,被执行人也在案款结清后感到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