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人民好法官张卫东:率先设立“礼让调解室”,融入儒家文化的教化内容

发布时间:2017-08-15 17:58:51


   张卫东,男,1973年出生,任城区人,汉族,中共党员,现为任城区法院李营法庭副庭长。

   自1993年以来,张卫东已在法院工作了23年,他坚持在法庭审判第一线,共审结各类案件3000余件。由他审结的案件无一引起矛盾激化,无一缠诉上访,无一错案。在法院工作的人们都知道,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张卫东牢固树立“小案也要办成精品”的意识,不但自己坚持多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多参加庭审旁听、多参与疑难案件研讨,还要求全庭法官严格遵守程序法和实体法,把好证据关、事实关、法律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提高了全庭法官的业务素质。

   不管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还是重大疑难新型案件,他都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鼓励全庭法官以和谐的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在张卫东的带领下,李营法庭在全市率先设立了“礼让调解室”。即在所有民商事案件的立案、开庭、审判、庭后等全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融入儒家文化的教化内容,将儒家的“礼让”文化运用到案件调解中,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礼让调解室”通过场景布置、音乐图片、以案说法等感观冲击,营造一种宽容礼让的氛围,让当事人在温馨的人文关怀情境下化解矛盾纠纷,达成调解协议。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履行好立足基层、服务辖区百姓,司法便民、为民的宗旨,他认真总结“礼让调解室”的工作经验,开展了“礼让调解室”进社区活动。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调解室,并在每个社区(村、居)选定一名“调解联络员”,认真开展舆情调查、预约调解、巡回审判、矛盾排查和法制宣传等工作,与构建的“调解联络员”网络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了“庭、站、员”三位一体的“礼让调解”新机制。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礼让调解室成为了法庭乃至于法院服务社区的平台、沟通民意的桥梁和宣传法治的前沿阵地。

   张卫东先后被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并先后获全省法院首届“十佳办案标兵”、全省法院第四届“优秀法官”、全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张鹏璐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